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落实办理,不仅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能极大地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当前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普遍存在“重答复轻解决”的现象,为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量,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人大工委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办理机制流程,提高了议案建议解决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起因
议案建议办理结果“被满意”既是一件头痛的事,也是一道全国性难题。2012年以来,普陀区沈家门街道的区人大代表每年提交人代会的书面议案、建议均在50件左右(约占全区总数的一半),虽解决率较低,但满意率奇高,究其怪象成因主要有四:一是从人大代表角度看,议案建议本身质量欠高影响了办理效果。二是从议案建议交办角度看,“错分错抱”或协办单位缺失未被主办单位及时发现,导致解决率大打折扣。三是从议案建议承办角度看,“重答复、轻解决” ,尤其是说情风和被迫无奈下的被满意窘况 ,不但给领衔人及其所在单位和领导人造成了巨大压力,而且挫伤了人大代表继续提出议案建议的积极性。四是从办理结果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的设计角度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满意率”而不是“解决率”,这给那些不把功夫花在研究解决代表议案建议上,而是搞文字游戏或想方设法通过解释、做代表工作等方式让代表表示“满意”的承办单位找到了借口,不少代表缘于承办人员的态度“诚恳”,碍于情面,只好对办理结果并不满意的议案建议,给予了“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回复,给“满意率”增加了水份。据此,普陀区人大沈家门街道工委按照“法无禁止即可行” 的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开创了“把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满意度评判的最终‘裁决权’交给选民”的新模式,亮点频现,成效骤增。
二、做法
在具体运作中,按照“筑建新架构、把好入出关、中间勤促推” 的思路,实现了议案建议的流水线作业、规范化推进、绩效化运作。
(一)筑建新架构
2012年,我们在沈家门代表小组下面建立了民情与建议、调研与信息、评议与督查三个履职分组,并在街道层面建立了议案建议联审联评机制,还聘请了法律、财会、安监、海事、卫计、食品药品、综合执法等10名专业知识咨询员,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全新组织架框,加强和优化了议案建议收集、提交、承办、督促解决和办结质量评判运作新体制,为助推高质量议案建议的诞生和承办质量的提高夯实了基础。
(二)把好入口关
把好议案建议入口关,是提高办理质量的基础。在具体运作上,他们主要建立了三项机制:
一是收集机制。把优选议案建议素材作为提高议案建议解决率的重点来考量,从源头上做好有利于后续办理的铺垫性工作,并在收集中做到“三个清”:首先是重点清。人大街工委对每年和各阶段拟提议案建议的重点范围、主要内容与相关要求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使收集和提交的议案建议重点更清,质量更高。第二是职责清。原则上,他们将事关经济、社会、法治工作大局和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交调研与信息分组撰写,力保质量和品位。第三是方法清。他们运用议案建议集中收集月主题活动,把“网格”内需要和可以用代表议案建议提出的事项以及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和人大代表联络站(点)等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进行筛选梳理。同时,他们通过每年一期的议案建议专项知识培训班来激活代表为民代言的积极性,并为高质量议案建议的出笼奠定知识基础。
二是拦截机制。对人大代表拟提的议案建议实行三级拦截机制:第一级是沈家门代表小组下设的民情与建议分组按照“合法性、重要性、真实性、可行性”等原则进行研判拦截;第二级是召开由人大街工委班子成员、代表小组正副组长、民情与建议分组组长参加的联席会议进行研判拦截;第三级是代表团会议研判拦截,凡拟提人代会的议案建议在提交截止时间前均由代表团全体会议进行统一研判,对有纰漏或瑕疵的议案、建议在给予充分解释后拦截撤回,或要求其修正重拟,为议案建议解决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是雕刻机制。按照提前介入代表议案建议形成全过程的方法,要求代表在人代会前一个月将拟提议案建议用电子稿报送民情与建议分组,并实施精雕细琢“四大工程”:一是提早“预雕”工程。民情与建议分组对拟提议案建议进行法律政策比对、重要性和真实性考证,并对不宜提交的议案建议及时与代表沟通撤回,对一案多事和一事多案的进行“拆并式”预雕。二是专题“细雕”工程。人大街道工委对拟提议案建议的法律政策、可行性与实际效果等要素进行“会诊式”细雕。三是衔接“深雕”工程。对拟提的重要议案建议,由人大街道工委组织有关人员衔接并问计于相关单位和行家里手,实行“接轨式”深雕。四是专人“精雕”工程。指定“专家型”人员做好议案建议的综合统稿、文字修缮、标准打印等“规范式”精雕,进一步提高议案建议质量。此外,他们明确拟提人代会的议案建议,原则上应在会前与承办单位和相关部门沟通,凡经沟通可以落实解决的,原则上不再作为人代会议案建议提出,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间勤促推
议案建议交办后,对A类议案建议酌情运用视察、约见、协商、现场办公、跟踪督办、回头查验六种方法,并釆取“挂牌督办”、“办结销号”的举措,促推及时办结和解决率提高。同时,他们要求承办单位对B类、C类中重要议案建议的办结时间订出“路径图”和分步推进目标表,并釆取全程式跟踪、阶段性察查、动态化监督等举措,促推议案建议优质高效办结。
(四)把好出口关
一是已落实解决、且领衔人和民众都基本满意的议案建议,领衔人可直接作出办理结果满意度等次评定。
二是虽有解决方案但尚未解决的一般性议案建议,原则上待解决后再由领衔人作等次评判,或进入议案建议办理结果满意度评判二次签字程序(即第一次只对方案作评判签字,第二次对办理结果作出评判签字)。
三是尚未解决落实,或情况复杂、难以评判的一般性议案建议,由领衔人提请民情与建议分组共同商定;若仍难以判定的,或属重要议案建议范畴的,则提请由人大街工委组成人员、代表小组正副组长、民情与建议分组组长、领衔人及专业知识咨询员参加的联席会议评判。若评判为不满意等次的,在未签署书面评判意见前,由领衔人向承办单位说明不满意的理由和依据,征求承办单位是否有新的补充完善措施,若无则作出不满意等次评判,若有再酌情评定等次。
四是对经过努力可以解决但尚未解决、人大街工委联评会议难以评判的、承办单位对等次评判有异议的重要议案建议,酌情启动“议案建议办理结果满意度等次确定民意评判程序” 。其具体步骤和方法是把好五个关:
1、把好启动审核关。民意评判程序的启动,由领衔人提请人大街工委决定,并由人大街工委组织实施。在具体启动前,要把好“三审关”:一是范围内容审核关。审核提交民意评判的议案建议是否符合属于本区经济、社会、法治等全局性工作或民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重要议案建议。二是再次沟通审核关。审核领衔人是否与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再次沟通,是否说明了“不满意”的理由,是否询问了承办单位有没有新的解决方案和补充措施及未解决的新理由。若有,另行商定;若无,则进入民意评判会程序。三是研析论证审核关。召开由人大街工委组成人员、领衔人、人大街工委聘请的专业知识咨询员参加的审核会,对其未解决的原因和理由从“法、情、理”角度进行全面而严谨的论析,把好启动关,牢牢掌控工作主动权。
2、把好参会人员关。民意评判会由全街道不同阶层、不同界别、不同利益群体,且具备对被评判事项比较熟悉和具有公正性、大局性等素质的40名左右选民代表以及人大街工委、代表小组及履职分组负责人,并邀请议案建议承办单位负责人参加。同时,酌情邀请人大街工委聘请的专业知识咨询员共同参与,为议事决策的科学性、法律性、公正性提供知识保障。
3、把好会议议程关。会议由人大街工委主任或主任委托的人大街工委组成人员主持,主要议程有七项:第一项是主持人介绍参会人员和会议的内容、目的、要求等。第二项由领衔人说明议案建议的具体内容和提出的背景资料,对承办结果不满意的理由。第三项是议案建议承办单位负责人说明没有解决或解决欠到位的原因和理由,若承办单位负责人放弃解释说明的不影响民意评判会作出等次评定。第四项由选民代表讨论发言。第五项是进入票决程序,但票决前主持人要归纳各方意见建议,并作客观公正的梳理性发言,或将人大街工委专项民意调查报告供选民代表参考。第六项由选民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并由总监票人当众宣布计票结果。第七项是主持人作总结发言。此外,表决票和计票结果等资料由人大街工委存档备查。
4、把好结果应用关。领衔人依照选民代表票决结果确定并填写满意度等次,若人大代表与选民代表票决意见不一致时,以选民代表票决意见为准。
5、把好跟踪督办关。如果,票决结果是不满意的,按规定程序发回重办,并进行跟踪促办;如果,票决结果是基本满意的,但议案建议所提事宜尚未解决到位的,则采用“挂图督战”、“倒计时推进”方法抓解决落实。
三、效果
(一)构筑了集体防护墙,有效控减了议案建议的“被满意”状况。通过建立未解决落实好的议案建议由履职分组、代表小组、人大街工委逐级集体评判和重要议案建议满意度等次确定民意评判程序这些运作机制,有效地减轻了领街人“被满意”的压力与苦恼,尤其是“民意评判程序”使议案建议办理结果满意度裁决权交给了广大选民,既创新了人大代表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的平台,也密切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的联系,又开创了选民共筑“被满意”集体防护墙的全新格局。据统计,本模式运作四年来,有近10件议案建议被发回重办,并且“说情风、施压风”得到明显控减,呈现出办理沈家门代表团议案建议必须把更多精力花在解决问题上的新态势。
(二)提高了解决落实率,更好地激活了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积极性。实施“入口三级拦截、中间六法促推、出口五个把关”运作机制后,蝴蝶效应较为明显。据统计,近四年来,该街道代表所提议案建议的解决率已从此前的30%左右增加到了现在的60%左右。同时,解决率的提高,进一步激发了代表们为民代言的积极性,使该街道的会议建议、议案数从2012年的32件增加到2013年的41件、2014年的47件、2015年的54件,且在2013年首次提出了闭会期间代表书面建议2件,2014年提出了5件,2015年至今已提出了3件。此外,领衔提交议案建议的代表人数也从此前的18名增加到2013年的29名、2014年的31名、2015年的33名,呈现了参与人数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
(三)启动民意评判程序,进一步加大了对承办单位的鞭策督促力度。2014年8月15日,他们对《关于加大在职教师从事中小学生有偿课外辅导整改工作的建议》办理结果启动了民意评判会程序,经38名选民群众票决,不满意的29票、基本满意的7票、弃权2票。鉴此,承办单位进行了重新办理,至今有数名违规教师受到处罚,在职教师有偿课外辅导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减。目前,他们还在继续跟踪监督承办单位抓日常查处和长效监管。这次民意评判程序的启动,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有力地推进了政府工作,给“重答复、轻解决”的承办单位敲响了警钟,为有位有为地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量营造了浓重的氛围。
沈家门街道 郑汉民
© CopyRight 201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普陀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7105号-1
主办: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浙公网安备3309030200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