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之窗
MORE+
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采他山之英,兴普陀旅游
发布日期:2012-04-20 12:04     浏览数:972
   为了更好地推进普陀滨海旅游城市建设的步伐,普陀区人大常委会特意组织人员到青岛、大连等北方著名滨海城市进行了考察,认为青岛、大连和丹东等滨海旅游城市的优势挖掘和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因此,考察组特对此次考察活动作了深刻的研讨,作出了如下的报告,供领导参阅。
   一、青岛、大连和丹东滨海旅游城市的“特征”
   青岛、大连和丹东作为东北地区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在任何一个地方,每个城市都是由房屋和街道组成,而这些滨海城市却多了澄碧的海。海涛叹息着沧桑,历史塑造着性格,阳光抚摸着道路,灯火辉映着生活的态度,这一切都构成了这三座滨海城市的风范。
   (一)青岛、大连和丹东滨海旅游城市独特的“个性特征”
   作为滨海旅游城市,他们在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不同的发展道路造就了他们特有的“个性”。
   1、青岛——面向华北的滨海旅游城市
  青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万国建筑之博览”。红瓦、绿树、碧海、青山、黄墙、白帆是这座城市的基调,山海城相环相抱,风景秀丽。青岛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2008年第29届北京夏季奥运会帆船比赛将在青岛扬帆起航。
   ------被荣誉包裹的城市
   近年来,青岛先后获得 “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第一名、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品牌之都、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帆船之都”等十几项荣誉称号。
   ------四通八达的城市
  青岛市政基础建设非常完备,交通运输能力发达,随着青岛国际机场二期建设竣工投入运营后,拥有了直达巴黎、香港等14条国际、地区间航线和78条国内航线。青岛港可通往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青岛火车站可直达全国各主要大城市。而且整个青岛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市南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生活圈,三小时工作圈,八小时辐射圈。
  2、大连——面向东北的滨海旅游城市
  空气清新,无污染;没有隆冬和酷暑;这就是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山环水绕的大连市,风光旖旎,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其临海处海湾较多,礁石错落,地貌奇特,构成了蓝天、碧海、白沙、黑礁为特色的幽雅明丽的海滨风光。
  -----设计独特的城市
  大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其城市设计独特,有八十多个广场,广场文化丰富多彩,有著名的中山广场、友好广场、星海广场、人民广场、奥林匹克广场等。其中建于1997年6月30日占地面积有110万平方米的星海广场,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广场中心全国最大的汉白玉华表,以及围绕华表的汉白玉石柱,都展现了广场的魅力。
  ------文化包容的城市
  以“足球城”、“旅游城”、“服装城”之誉名扬天下的大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每年5月,槐花竞放,更呈“槐花城”的迷人风韵。热闹别致的节庆活动,“中华烟花爆竹迎春会”、 “赏槐会”、“国际服装节”、“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使大连倍显亲切可近,更为中外宾客津津乐道。 
  3、丹东——东北滨海旅游的组成部分
  丹东是中国万里长城东端起点,也是华夏万里海疆北端起点,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三沿”优势。其旅游资源总量很大,达到辽宁旅游总资源的35%以上。
  ------抗美援朝“英雄城市”
  丹东在震撼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华儿女以大无畏的气概,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抵御外侮,捍卫民族尊严。丹东因为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被誉为“英雄城市”。这样的历史积淀,为丹东增加了一层战争的历史底蕴。“鸭绿江断桥”更是引来无数游客缅怀先烈,激发爱国热情。
  ------边境交通发达的城市
  丹东作为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丹东铁路是连接日本下关、韩国汉城、朝鲜平壤、中国北京和俄国莫斯科的欧亚铁路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东港则是连接韩国、日本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丹东正在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二)青岛、大连和丹东滨海旅游城市的“共性特征”
   作为现代的旅游城市,三大城市都突出了“山、海、城”的特色,而且旅游产业都已经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因此,这三大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
   1、依托滨海优势,发展沿海沿江观光旅游
   无论是青岛、大连还是丹东,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们沿海、沿江的天然优势,将水的魅力展现给游客。
    青岛以沿海海滨带为主体,以滨海城市组团、旅游景区、度假区为重点,延伸辐射陆域纵深和近岸海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机整合,构成观光旅游带。大连则更是以全长近四十公里的滨海大道作为观光旅游带,将沿途的棒槌岛海滨、虎滩乐园、白云山庄公园和星海公园、星海会展中心等连成一线,通道式水族馆圣亚海洋世界、鸟语林、森林动物园等点缀其间,沿途亭台林立、树茂花繁、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丹东,鸭绿江畔的美丽城市,与朝鲜的新义州隔江相望,沿江观光带由绿江、大桥等几十景点组成,以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荟萃、地理位置独特、环境质量优越而驰名中外。
   2、凭借青山绿水,打造优美生态旅游环境
  青岛、大连和丹东的生态旅游环境一定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踏上这些城市,就可以感受到心旷神怡。
     青岛,现在已经达到了“红瓦绿树”映四季,“绿色”到家门,绿化处处透着“灵气”——点缀着百姓的生活,优化着游客的心情,带来了更多的客人。大连,现在人均绿化面积是全国最大的。近几年来,大连正在努力构筑“城在林中,村在树下,路树融和,四季常青,万壑鸟鸣”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体系。到2007年,大连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1.5%;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丹东,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因此,对于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到2007年城市绿化覆盖率已经接近40%,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2平方米。
  3、抓住细节魅力,提升滨海旅游城市品位
  任何一个城市,都是由无数的细节造就了它的形象。“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些城市中诠释得近乎完美。
  青岛的宣传可谓是“细节中见高度,生活中见真谛”。只要在你的视线范围内,可以见到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出租车,上面都是“青岛旅游”的字样。各家宾馆、餐饮场所等地方,都有免费阅览的《青岛指南》。一座城市可以让旅游融入生活,也是一种“艺术”。啤酒街、天幕城等特色街区,不仅让游客感受到异域的风情,也体验了城市的品位。大连,一个没有沙滩的滨海城市,碧蓝的海水、发达的养殖业以及军港,都显示了城市的特色。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旅游指示牌、出租车站牌,最让人注目的是那旅游厕所指示牌。对于一个旅游城市,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代表了一个旅游城市的总体水平,而且对于这样细节的标识,人性化就表露无疑。而且很多景点都设立了有纪念意义的点供游客拍照留念,似乎平常的行为却让更多的游客把“大连的美景”带回家。丹东,一座断桥、一条鸭绿江、一段历史,融合在了现代旅游中。泛舟江上,畅游两岸画廊,体会两种不同的风土人情。丹东的一座座小型公园、一条条街道,都非常干净而且有特色,用经、纬命名的街道,让游客很容易找到游览路线。丹东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设计别具匠心,不仅有江南的妩媚,又有北国的壮丽恢宏,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可欣赏之美。
     二、关于普陀滨海旅游城市建设中几点思考
  (一)普陀——面向长三角的滨海旅游城市
  随着舟山大桥经济时代的来临,普陀已经开始成为半岛旅游的范畴,因此,普陀区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点旅游滨海城市,以其独有的旅游品牌资源和良好的发展机遇,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首先,普陀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舟山是我国唯一的群岛城市,普陀区在舟山市有着特殊的地位。全区有大小455个岛屿组成,总面积6728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占6269.4平方公里,总人口31.9万。有“东方渔都”沈家门,“沙雕故乡”朱家尖,“金庸笔下”桃花岛,“人民公社”蚂蚁岛,“东海极地”东极岛等都在普陀的辖区内。海洋气候、海洋文化、海洋风光、海洋经济构成普陀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魅力。其次,景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经省级环保部门科学测定,每立方厘米含负氧离子3万个以上。气候宜人,四季分明。设施完善,是休闲、度假、观光、吸氧的理想胜地。这项优势即使与大连、青岛比,普陀也决不逊色。第三是普陀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宁波-舟山大桥的即将竣工,普陀即将迎来大桥经济时代的机遇。今年普陀区又被列入了省级旅游经济强区的考核区(县),因此,省、市、区在各个方面也给予了更多的支持。
  2007年我区全年旅游接待人次达525.58万人次,同比增13.1%;接待海外旅游者共计7.86万人次,同比增20%;创旅游收入3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但是,普陀区与青岛、大连等滨海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首先是全区经济总量与其他滨海旅游城市比较还比较小,自主支配财力比较弱,客观上一定程度地制约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第二是交通瓶颈问题,作为由那么多岛屿组成的旅游区域,岛际之间的交通大部分仍然是船来沟通,对于游客造成了一些不便。第三是由于经营体制等一些原因,普陀区旅游资源的经营、管理等方面,还没有真正体现出知名品牌应有的效益和档次(不包括普陀山)。第四是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的配套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景区的深度开发以及资源整合的程度还需要加强,以扩大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五是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各大要素形成的基础并不是很完善,特别是在购、娱方面层次还不够高,资源配置合理度还有待提高。
  (二)普陀旅游发展的建议
  青岛、大连和丹东向我们展现了现代滨海旅游城市发展的情况,同时对于我们普陀区滨海旅游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启示。
  1、舞活旅游产业龙头,创新创强旅游经济
  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整合资源,努力提升普陀旅游品牌的效益和档次。一个好的旅游城市,必定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青岛、大连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滨海旅游城市中排名前几位。作为普陀区也应该按照“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思路,紧紧抓住争创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区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特别是旅游星级厕所、旅游集散中心等关键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强景区的创新建设,让“老景区开新花”。如现在的射雕城二期,不仅建立了金庸博物馆,还正在建设迷宫等项目,不断提高老景区的竞争力。新景区的建设更是有待创新,青岛的山顶公园可以作为借鉴,这样的公园不仅可以共当地群众休闲锻炼,也可以供游客赏普陀景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促销,抢占更大的游客市场份额。一是加大宣传促销投入,组织强有力的宣传促销队伍,主动出击,在巩固老市场的同时开拓新市场,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我们可以看到青岛、大连和丹东他们的境外游客数量远大于我们,因此,我们要通过多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高的旅行社合作,进一步拓展境外市场。只有开拓了境外市场,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区旅游城市的高度。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广泛邀请各级媒体加大对普陀区的宣传,同时利用外出参观、学习、访问、推介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我们可以在很多媒体上看到关于青岛、大连等报道,这样的辐射面是宣传力度的另一种强化。今年普陀区也在央视投入了普陀旅游的广告,相信广告效应应该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体现。三是适时举办规模大、档次高、参与人数多的活动,如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等旅游品牌节庆活动,更大规模、更多层次地提高普陀区的知名度,要争取做到青岛啤酒节、大连服装节等这样大型品牌活动的档次,才能让普陀旅游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2、改善普陀旅游环境,努力实现和谐发展
   加大普陀旅游硬环境的档次,增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环境的优劣对于一个滨海旅游城市来说,至关重要。青岛,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这是何等的荣耀。试问,对于一个游客来说,这样的魅力何以阻挡?!因此,针对普陀区资源环境的多样性,对于不同资源采取不同的保护手段。在保护原有森林、海洋资源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景区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街道、住宅小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绿化面积。同时,作为海洋的受益者,普陀更加应该保护好海洋环境,减少对海洋的污染。并且,还提出景区、景点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从规划开始,从建设入手,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使景区更加自然,使街道更加干净,使绿意充满城市,更好地向游客展现一个赏心悦目、独具魅力的滨海旅游城市。现在普陀旅游硬环境档次的提升正在以滨港路的综合整治工程为契机,在滨港路不断延伸、整治的同时,周边旅游硬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在大连的滨海路上,我们可以将山海之美尽收眼底。在不久沈家门的滨港路上,我们不仅可以凭栏远眺,还可以闲庭信步。同时,争取在滨港大道上设立几个小型广场,建造几个有特色的雕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滨港路的美观性,更可以增加游客的驻留时间。
   深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旅游软环境的亲和力。软环境的建设,必须要以“标准化”建设为前提,在深入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陀区旅游局与教育部门、旅游学校挂钩设立培训基地,组织专家、教师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及时开展酒店管理层、旅游服务一线人员、渔家乐经营户和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培训等。这些措施的确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普陀的旅游服务人员中导游人员的素质相较来说还是比较低。导游是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言人”,感受了青岛、大连和丹东导游员的素质,给我们很大的触动。因此,对于普陀区的导游人员应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对当地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培训。现今普陀使用的导游词,版本过于陈旧,与现在普陀的建设步伐不一致,应该及时更新普陀的导游词。
   3、打造强势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城市形象
   普陀滨海旅游的重点正在从陆地旅游转向海洋旅游,从观光旅游过度到休闲度假旅游。总体趋势的转变,正在引领着游艇产业、高尔夫产业以及度假会所等产业的悄然兴起。目前,海星游艇公司所属豪华游艇“爱琴海”号和拥有300客位的游船“普陀之星”号,已投入市场运营,夜游沈家门渔港、环岛观光游等海上游览项目运行良好。游艇业势必是将来高档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规划、建造等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争取造就几家“响当当”的游艇俱乐部。同时,在青岛、大连等地,高尔夫产业发展很迅速,青岛已经用有了天泰温泉等三家高尔夫俱乐部,大连更是拥有5家之多。随着,休闲度假游热度的提升,高尔夫运动将会是必要的配套项目,因此,普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打造舟山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作为渔业资源丰富的滨海城市,普陀的海钓产业应该是值得发展的,现今随着白沙钓岛基地的成立,让普陀的海钓产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普陀应做精几大钓岛,不要让海钓产业沦为低档产业,而是要做强几个精品钓岛。
  4、把握点滴旅游细节,彰显普陀旅游魅力
  作为正在积极创建旅游经济强区的普陀,更加要求其在细节方面做到精益求精。一系列的指示标识,都应该清楚明晰,而且设计要独特。无论是青岛、大连还是丹东,都可以发现我们各有特色的标识,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将各种宣传材料摆放在公众密集场所,可以增加阅读性,尽管普陀旅游的宣传力度也很大,但是在小事方面做得还不够,普陀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及时向各个景点、饭店、码头、车站等地提供各种宣传册。值得一提的是,出租车站牌的设立,虽然说这样可能给人们生活带了一点点的不方便,但是对于整体旅游环境来说却是画上了美丽的一笔。同时,居民对于本地的旅游都相当的了解,对于要举办的各种活动知晓率超过了80%,这样的细节筑就了他们的成功。因此,普陀的旅游也应该在细节上下功夫,从小事上关注旅游,才可以进一步彰显魅力。

© CopyRight 201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普陀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7105号-1
主办: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浙公网安备33090302000136号